时间:2023/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吴臣,一九五三年生人,作家。佳木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退休。著作有长篇小说《铁血山林》、《铁骥剿匪》、长篇纪实文学《王震将军在宝清》、长篇传记《术衍歧黄》、长篇电视连续剧《西部之恋》、长篇报告文学集《八月雄风》等。

这几天“老鹞子”李成进山都很早。他把仙板子从岸边拉纤般地顺着江边往上游拽,到地方后藏好就一头钻进完达山的密林里。他跟踪这只“细毛子”已经两天了,总是没能得手。各行有各行的规矩,这里的“炮手”有他们自己的避讳和习惯。他们管东北虎叫“细毛子”、“大爪子”,管狗熊叫“黑小子”、“黑瞎子”,管廉鹿叫“憨大憨”、“四不像”,管狼叫“张三儿”,管金钱豹叫“山猫”,管野兔叫“山跳儿”,管猎刹叫“山狸子”,管潞叫“黄皮子”等等。“老鹞

子”跟踪的这只东北虎个头不小,他把自己心爱的德国造猎枪装上了“独弹”。这枝猎枪还是他叔叔李永安花了不少钱托人从哈尔滨的一个老毛子手里买来的,枪苗儿长,射程远,装上“鸡砂”一百米远的“砂盘”跟笨篱大小,既有劲又准成。“炮手”们用的子弹都是自己装的。一般的“炮手”用的是“洋炮”,火药从枪管倒进去后,用枪探把纸壳送进去捣实,再把弹粒装进去,再用纸壳捣实。枪弹也都是自己用铅溶化后制成的大小不等的铅豆。大的跟枪管差不多,一次只装一粒叫“独弹”。中等的比黄豆稍大一点,一次装六~九粒,叫“九六豆”,用来打狗子、野猪。最小的比高粱米还小,专用来打野鸡、水鸭子、大雁等鸟禽类,所以叫“鸡砂”。“老鸡子”用的猎枪,在当地有名的炮手中都是稀罕物,它是后膛装填式单管德国造“鹰牌”猎枪。他有三十多个呈明瓦亮的黄铜弹壳,条棕色牛皮围腰子弹带,子弹带上有装火药和枪弹的盒子,装引火帽儿的盒子,装压炮机的盒子,在当时可谓够“现代”的了。这个四

压炮机是手动的,有钳子大小,手柄一个是与弹壳严丝合缝的圆形,用来捣实弹药,另一个是圆中带个尖尖,可以把击发过的引火帽儿从弹壳中顶下来。这装子弹也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据枪弹的大小,距离的远近配置火药,否则,就发挥不了正常的效率。

“老鹞子”打了许许多多猎物,卖了钱都给了叔叔。这几天,他琢磨收拾个“细毛子”,卖了虎皮虎骨,给婶子和妹妹买点像样的物件儿,也不辜负这几年冬棉夏单,汤了水了地侍候,他心里过意不去。一般的炮手很少打老虎,他们说老虎是山神爷老把头的守护犬,不能轻易动,要动也得“三牲六畜”地供奉完山神爷才行。“老鹞子”山东人脾气翠,不信邪,他既没上供,也没烧香,就荒不哪地跟上了。这老虎身上都是宝,虎皮自然是威武的装饰品,价格不菲。虎骨可泡酒入药,追风透骨、跌打损伤全灵,虎鞭更是不可多得的滋阴壮阳之物,连虎粪,据说专治抽“羊痫风”的……说起来也怪,这只大约能有四五岁的公虎特别灵性,不管“老鹞子”怎么想方设法,就是接近不了它,其间不是隔道山沟,就是差道山梁子,若即若离,时隐时现,它简直就是领着“老鹞子”,穿山越岭地游荡呢。

眼看天要黑了,突然传来几声枪响,那老虎将身一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老鹞子”败兴得很,朝着枪响的地方奔过去,他想看看是谁吓跑了他的猎物。

或许是周剑命不该绝,就在胡子们扬鞭驾车而去时,“老鹞子”蹄到跟前。他见地上躺一个,血染前胸,看来已完了。树上吊着的不知咋样,他抽出猎刀“刷”地割断绳子,那人一下子摔在地上,额头碰到树根上,划了个大口子,鲜血涌出。“老鹞子”李成顾不了许多。他摸摸那人的胸口还温热,似乎还有微弱的心跳,知道有救,左右一看在一棵树底下摘了两只“马粪包”敷在那人的额头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jt/116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