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52006.html “木斯千”初探 钟金万 铁厂镇有一座水库叫“木斯千”,位于西花村。它虽然是一座小型水库,却因为“木斯千”这个特殊的名字,让我一下子就牢牢地记住了它。由于好奇,便问起了“木斯千”来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上网搜索,也没有相关的信息,于是产生了联想,乃至发挥了文学想象。 地名都有一定的含义,比如太夫坝、浒洋水、水口寺、娄山关、共青湖、八幅堰、火车站、懒板凳、沙岗坡、老木顶、板桥沟、磨子岩、瓮海、乌江、上沟、长坡岭岗,等等等等。像野彪、木良伞、木斯千等地名便令人费解了,好在有人解读了“野彪”是汉人居住的地方,“木良伞”是“没娘散(读音为me2niang2san3,“艹头”下面一个“散”字)”的变音,是一种草本野生植物,即没娘藤,唯独“木斯千”没有说法。 把“木斯千”三个字两组成自己知道的当地动植物名,只有“木芊”是一种禾本科草本植物。它是麦地里的一种杂草,应该写成“麦芊”才恰当。如果音译“木斯千”,写成“木思迁”,那么这就是一个屙屎不生蛆的地方了。为什么呢?一个草木都想离开的地方,一定是十分贫瘠的。如果音译“木嘶千”,就是很多枝丫或倾斜的树干摩擦的声音,令人心烦不安。但是,这只是一种没有依据的联想或者胡思乱想。 通过查阅《中华字海》,我找到了“千”的同音字“杄”。“杄”与“櫏”同,是一种高大的木本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功效是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明目安神、高血压病、夜盲症。如果把“杄”与“桾”组成词,就是“桾櫏”,又名“君迁子”,即“黑枣”。这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浆果长椭圆形,熟透后呈黑褐色,可以吃,也可以入药。亦作“桾杄”,是古代柿子的原始栽培种。 “杄”又名“杄木”或“红杄”,为松科植物,分为“白杄”和“青杄”。“青杄”常绿乔木,高可达五十米,叶四棱形,木材轻软,可做电杆、枕木等。 再查找“佳木斯”里的“木斯”。大家虽然知道“佳木斯”为满语,但由于“木斯”两个字跟“木斯千”里的两个字“木斯”是一样的,所以我对它也产生了联想,但没有查出任何结果来。 12月3日,到永乐镇采风,了解到一个地方叫“茨竹千”,心中顿生惊喜。“木斯千”与“茨竹千”,何其相似啊?于是在“平水里历史文化研究群”里询问:“有哪位知道‘木斯’这种植物的没有?”远在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驻村的高原回答说:“或者是墨师杄,掌墨师的工具。”刹那间,木匠师傅的工具——“墨签#”——跃然脑际。“墨签”是木匠师傅用竹篾片制作的工具,呈长条形。它的一头细而尖,便于插在颈项处的衣服之间或衣服与皮肤之间;它的一头大而宽,被削成细丝,用于蘸墨画线或符号。如果把“墨签”说成“墨师签”,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后来人们是如何把“墨师签”写成“木斯千”的,有待于进一步琢磨或考证。这样一来,永乐镇永乐村的“茨竹千”也好理解了,它就是“用茨竹做成的墨签”。一个地名叫“木斯千”也好,一个地名称“茨竹千”也罢,如果这种推理是正确的,那么这两个地方又为什么要取成这两个名字呢?它们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背景呢?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共同探讨“木斯千”名字背后的历史文化。 End 作者简介:钟金万,年11月生,男,汉族,遵义市播州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中国曲协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已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等作品余篇,有20余篇作品获奖。出版《遵义县方言》《遵义方言诠注》《遵义民间禁忌》《遵义常用方言》等书籍。 编辑:雪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xw/5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