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这是仙人JUMP的第篇原创

1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就一直呆在家里,出得最多的门,就是卧室门,厕所门,厨房门。

出不了家门也好,可以一直穿着睡衣,身上舒坦。

昨天晚上看李诞在快手直播,他说自己身上一件毛衣穿了十天,隔着屏幕都有内味了。

甚至长相都逐渐变异了,尤其是这个发型,居然有点随我。

结果后面李诞和阿giao在直播间pk,我才发现这个造型其实是在cos阿giao,连毛衣都是同款。

我甚至说不出来到底李诞是高配阿giao还是阿giao是高配李诞。

毕竟两人各有各的一言难尽。

更魔幻的是,一个快手的直播,竟然出圈到了抖音的热点榜。

虽然人类的悲欢各不相同,但看热闹,是人类共同的爱好。

以前没事的时候,没觉得在线下相处有多难得,和朋友面对面的时候,往往也是各自盯着手机,还是网络世界精彩。

但在家呆了一个月,我已经开始想念同事朋友们那一张张欠揍的脸了。

人就是这么矫情的一种生物。

李诞在快手直播的那个节目,是快手与笑果共同打造的一档名为《诞愿人长久》的沙发喜剧秀,其实就是和朋友在线上聊聊天,权当聚会。

线上聚会这个想法,和线上办公一样魔幻,我之所以还没有忘记汉语怎么讲,完全是因为呆在家里还要和客户电话会议,一群猛男在线battle。

不过李诞比我幸运多了,虽然都是“云一切”,和朋友聊天总比和老板以及甲方对线快乐。

昨天那期节目是《诞愿人长久》的第一期,请的主咖是宝石gem,江湖人称老舅。

这个外号确实有点太占人便宜了。

我决定先去剃个头。

2

昨天和李诞云聚会的这几个朋友,有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也有快手红人老铁。

巧合的是,老舅,阿giao,还有老四,都是东北人。

我一直认为和东北人聊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东北人喜欢唠嗑,大事小事都能聊,不但不容易冷场,而且百无禁忌。

直播连麦的时候,正宗广东人CY向李诞吐槽董宝石,说老舅的粤语发音不正宗。

后来李诞和老舅提起了这件事情,经过严肃的py(朋友)交易,内蒙古人李诞和东北人董宝石达成一致:

宝石唱的就是标准的粤语,CY就是个说脱口秀的,懂个锤子的粤语。

但话说回来,网友的耳朵毕竟没瞎,宝石的粤语确实比较魔幻,尤其是《野狼disco》里的这几句:

“sen类dei发,偶像有代类回嘎。在拉sen夜九八,拉关她西跟西嘎”。

说是东北话,那肯定不是,要说是粤语,那确实也不太想。

只能说是一种发音近似粤语的全新语种,偏偏里面的意思还能听出个大概。

直播间有个观众一语道破天机。

这个是东北粤语。

几十年前信息交流不畅,东北迪厅里那些穿皮裤腰挎BB机的先锋青年们,是把磁带和CD里的粤语发音死记硬背下来学粤语歌的。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塑料品质的粤语变成了一种土生土长的,非常本土化的东西,成为了东北人对一个黄金时代的回忆。

关于这一点,董宝石倒不一定是有意为之,毕竟作为一个东北汉子,宝石的标志性特点,就是他的东北口音。

这对歌手,尤其是像老舅这样走红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歌手来说,有独特的识别度,倒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不管是歌手还是网红,最重要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有趣。

3

东北话总是会有一种迷之喜感。

喜剧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而东北人的语言习惯,天然具有幽默效果。

有人说过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其中的大半原因,都来自东北话。

从当年风靡大江南北的春晚小品开始,东北话早已经在全国观众心中制造出了这样一种印象——东北话就是喜剧。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东北话的影响力早已不局限在山海关或电视屏幕。

各个直播平台的热门主播,起码有一半是东北人,在短视频平台上自编自导小品的创作者,口中的东北方言往往在剧情之前就让用户笑出了声。

快手上的主播,日排位礼物榜的前10名里,东北人往往占据三席以上。

东北幽默的盛行,不仅仅是东北话体系本身的幽默感,更是因为东北话本身与普通话非常相似,即使不会说,也很容易听懂。

换成温州话你试试?

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

据说,每一个说东北话的人,都会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说的是普通话,甚至在你一口道破“你是不是东北人”的时候,还会诧异地问:

“你咋知道滴捏?”

年,有个叫张伟波的人一时兴起,用自己名字的全拼注册了一个域名“Weibo.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xw/54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