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人邻,男,汉族,祖籍河南洛阳老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中国作协会员,甘肃作协理事,甘肃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出版诗集《白纸上的风景》《最后的美》《晚安》;散文集《残照旅人》《闲情偶拾》《桑麻之野》《找食儿》;美术评传《百年巨匠齐白石》《秋水欲满君山青》等。诗歌、散文收入多种选集。曾获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江苏省首届紫金雨花文学奖等奖项。 前言十几年前,准确时间记不清了。第一次去黑龙江,北京直飞佳木斯,又转双鸭山。照片的背景是双鸭山一个林场。第一次感受到雪可以下得那么厚。空气极其清新。最冷的一天,深呼吸,空气入肺有微微疼痛的感觉。背了一个黄军包,双鸭山的朋友说,这破包像是要饭的。后来,朋友送我一只新包,到现在也没有背。 东北一家人 作者:人邻 这是乡下,东北的一家人。 厚厚的雪,围裹着院子, 屋子低矮,土墙很厚, 炊烟黏豆包一样,冒着好闻的热气。 茶水沏得滚烫,炕桌上 炒好的大豆,喷香。 小小的木头盒子里, 塞满了金黄黄的烟叶, 一边是裁的整整齐齐的卷烟的旧报纸。 这一家人,猪狗牛、鸡鸭鹅都有。 有这些,才像一个家。 那个女人烫了酒上来, 顺着我的目光朝向窗外, 说着俺家的时候, 她是连同那些生灵一起,都算在里面的。 笔架山农家院,大雪中的清晨 空气冷冽、清新,谦卑地透着丰收。 院墙下整垛的白菜, 一层层包裹着绿叶的白菜, 每一棵都那么气定神闲。 这沉甸甸的白菜, 根须上粘满了美好泥土的它们 如此的气定神闲, 实在配得上这个初冬, 配得上这一场厚厚大雪里静谧空旷的清晨。 腊月 腊月儿雪花儿飘, 丝丝儿风,丝丝儿寒气。 人们睡得沉沉的时候, 大雪悄悄落了下来。 满是雪。满是。满是。 贴了红字的院子, 推开那门大雪早下浓了墙根下 成堆的绿的萝卜、白的白菜。 正月十五雪打灯 疾疾的雪,打着 满街的红灯笼, 染了雪的红灯笼。 夜,就要安歇下来了, 可雪依旧是疾疾的,急切切的。 两个踏雪观灯的人,慢慢走, 说着什么, 一会儿,就白了头。 呀,真的是,一会儿就白了头 ——似乎一生,就那么温暖暖地过去了。 白桦 穿行在树林里,身边是 柞树、杨树、松树。 让人惊讶的是,突然的 ——几棵白桦。 它们太白了! ——犹如刷了白漆。 以至于我盯着它们, 其他的树,一律消失。 ——林子里 只是肃穆的,近乎抽象的白。 有火炉的日子 有火炉的日子是幸福的。 大雪纷飞的时候, 尤其是幸福的。 我记得母亲在冬天的火炉旁, 烙着油汪汪的葱花饼; 三姨在锅台边,成半天地 熬一大锅牛骨头汤。 贫穷的日子,她们也一脸幸福。 有火炉的日子是幸福的。 一切都可以是滚热的: 玉米粥,热气腾腾的馒头, 烤得松软,散发着泥土香气的土豆。 幸福的馒头,粥,土豆,咸菜,如此简单。 如此幸福的一天。 我也由此知道,幸福 是可以如此简单的。 荒草 把山坡上的荒草,那被 秋风加重的荒草 按在纸上。 我需要这荒草。 我需要能静静地按住荒草的 时间。 我要窄窄按住 直到它们突起、杂乱 怎么也无法止住它们的 深秋里骇人的荒芜。 简单生活 什么也不想, 只想清晨和你一起出门, 傍晚回家,洗菜,做饭, 亲亲热热黏着说话。 听娴静音乐,翻几本旧书, 也偷偷说几句谁的小坏话, 相互赖着,明天谁洗衣裳, 谁去买青菜,豆腐,和鱼。 天黑了,可以拉上窗帘, 隐约月色里,依偎着入睡; 也念叨几句,门外小径 满是落叶,秋风是那么凉…… 祈祷词 我要我真的能那么小 要比一只小鸟,蜜蜂,蚂蚁, 更小, 需要如此之少。 如此的小,就没有太多的爱, 没有什么,要苦苦割舍。 如此,就可以 悄然于万物之外。 我原是如此渺小, 甚至比一只蚂蚁 还要小, 几粒米,一颗盐 已经足够 一生享用。 晚安 夕照很美,之后是月亮很美。 透过帘子,月色细细落下来, 如纤细温暖的笔迹:晚安…… 只是如同笔迹, 不用别的方式,也不在纸上, 只是低低一声:晚安。 低低的,别给人听见, 听见了,不好, 听见了,就不是两个人的私密的晚安。 月圆的时候,也会仰望着月亮, 望一会儿,再望一会儿,默念着:晚安。 可是真的别听见,谁也别听见了那一声。 默念着,默念着,忽然为自己感动, 为自己已经那么老了, 还会那么念着,爱着,热着。 那么老了, 心里还那么暖着,多好! 头发都灰白了, 还能热热地爱着,多好。 晚安,晚安…… 策划:舒洁编辑:杨慧刘翀 制作:姜微赵艳艳 双鸭山文艺网感谢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