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第十七小学是省标准化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教职工49人。几年来学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金色童年,禁毒有我”毒品预防教育主题,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开展了以小手拉大手——“三走进"、“四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开展“三走进”,实现禁毒宣传教育全覆盖。 一是走进校园。成立了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及制度,建设禁毒园地,建立禁毒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发放禁毒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培训禁毒师资队伍,纳入课表授课等实现毒品预防教育“五落实”。通过开学第一课,禁毒主题队会,禁毒专题黑板报,禁毒教育手抄报,国旗下禁毒宣誓,禁毒知识测试等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十个一”。 二是走进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亲情共防毒”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禁毒主题家长会,禁毒调研问卷培训,电话测评禁毒知识,给父母写禁毒告诫信,亲子共学防毒知识,共看禁毒影视片,给父母打禁毒告诫电话等,带动家人共防毒。 三是走进社区。成立禁毒宣讲团,在全校高学段学生中招募禁毒宣传小小志愿者。通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走进社区宣讲,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单,携手社区表演禁毒节目等,发动身边人一起共拒毒,实现禁毒宣传全覆盖。 二、开展“四结合”,实现禁毒宣传教育全融入。 一是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对全校师生普及禁毒法律法规,通过禁毒法律宣讲、学唱法律歌曲、进行法律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律武器来教育全民禁毒。 二是与主题文化相结合。将禁毒宣传教育巧妙渗入校园文化、思政课堂、传统文化、节日文化中。一楼的禁毒宣传展板、二楼的禁毒宣传长廊、禁毒学习园地,“6.26”国际禁毒日系列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毒品危害,提升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三是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以安全防范毒品为主线,着重培养抵御毒品能力。通过安全隐患大排查,致师生家长一封安全告诫信等,普及安全无毒理念,引导师生保障安全,远离毒品。 四是与网络宣传相结合开展“互联网+”禁毒网络宣传,通过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