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

春秋易序、薪火相传。东北师大自年建校以来,栉风沐雨,伴随新中国一同成长七十余载,培养了一大批名留典则的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一大批治国兴业的杏坛赤子、科技精英、人民公仆和商海俊杰,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间书写着东师精神和“四实品格”。党委宣传部和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开辟“东师桃李”专栏,推介优秀校友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坚毅担当,以飨共勉。

CHARACTERINTRODUCTION

王贵军

全国优秀教师

王贵军,东北师范大学级数学系校友。全国优秀教师,第三批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小学首批数学正高级教师,连续12年被聘为高考北京卷数学命题专家,北京市名师工程实践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实践导师。现任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数学教研组长。

王贵军——把全身心

都交给数学教学研究的“数痴”

本文原载于《东北师大校友》年第3期

上学时喜欢数学,毕业后当了数学老师,王贵军一直徜徉在数学的王国里,痴迷于数学,享受着数学。数学对他来说,不是简单的公式和图形,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对他来说,不是工作,而是休闲放松的最佳方式。他不仅把钻研数学作为自身的兴趣,还带动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数痴”,挑起了传递钻研精神和成果的社会责任。

痴迷

王贵军痴迷于数学学习。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喜欢上抽象的数学?”这是很多数学老师都会面对的问题。他认为,应对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从年起,王贵军就坚持订阅大量数学报纸期刊,在他的书架里,数学期刊是绝对的主角。同事们都说,他的数学期刊比图书馆的还要丰富。

早在几何画板刚刚兴起的时候,王贵军就开始琢磨着如何用好这个工具。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经常在电脑前琢磨到深夜,在学习几何画板的同时,还要学习如何高效使用电脑。最后,他竟成了半个电脑专家。

GeoGebra是一款结合“几何”“代数”“微积分”的动态数学软件。年,他第一次在数学期刊上发现了这个软件,当时在国内能熟练使用软件的人并不多,他就开始了自学之路。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专著《GeoGebra与数学实验》,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追捧的畅销书,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做出了贡献。

王贵军痴迷于数学教学。

相比小学和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更加抽象,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他认为,究其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仅停留在简单地记忆与模仿,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不清楚,没有形成“数学能力和基本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不仅是演绎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在严密、抽象的数学背后,有着一个漫长的体会过程,因而我们要改变对数学性质只是演绎的片面认识,要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王贵军总结出了优秀数学课的本质。

他细化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括注重优化课前准备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调整听课习惯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衔接复习作业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创意课后反思、每周一结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坚持自主训练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班级分层小组互助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影响等。

王贵军还痴迷于数学研究。

在他看来,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直线曲线等都是富有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的。茶余饭后,他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钻进书房,浓缩教学智慧,开展数学研究。近年来,他主持了5项市区级课题,形成科研成果,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他的倡导实施下,学校于年建成了全市首个“数学与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

领航

年,王贵军凭借着对数学的执着和热爱,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佳木斯桦南县第五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年他被调入省首批重点中学桦南第一中学。他连续9年担任高三数学教师,精心研究教法,学生成绩优异,储备了大量备考的丰富经验。同时他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学副校长,并于年被评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年,王贵军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他非常注重数学教师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争取一切机会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断进步。在王贵军的感召和引领之下,数学组有1/4的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超过1/3的教师成为北京市和朝阳区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5位教师成为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

王贵军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限于校内,还辐射到全区、全市教育系统。年9月,“王贵军特教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他作为指导教师,通过支教到区内基础薄弱的学校或边远地区进行定向指导,带动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年,王贵军被北京教育学院聘为指导教师,负责北京市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年,他被聘为“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实践导师,指导多名北京市名师发展对象的业务提升。

担当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数学教师受益,他不断将自己的思想呈现给大家,与所有人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连续12年参与北京市高考数学命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凭着一份责任心不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也正是这样的责任与担当,让王贵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坚守在教育科研的最前沿。时至今日,他仍带领着30人的科研团队,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不断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奥义。

这就是王贵军,一名扎实践行“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精神的东师学子,一位立志贡献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人民教师,一个把自己的全身心都交给数学教学研究的“数痴”。

封面图

张文杰

编辑

薛元彪

指导教师

谭海洪

审核

吕春宇

来源

党委宣传部、校友工作办公室

投稿帮推合作邮箱

wx

nenu.edu.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xw/83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