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党的活动逐步由南向北发展。年春,佳木斯地区开始有共产党人的活动,并很快建立了地方党组织,他们深入到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远大目标。由此开始,人们的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对共产党的认识日益加深,要求入党的人也越来越多。至“九一八”事变前,佳木斯地区中共党员已发展到多名;区域内各市县也都先后建立了党组织。佳木斯地区各级党。 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后来的抗日斗争提供了人力资源和领导骨干力量。 中共党员唐瑶圃在佳木斯初级中学的早期革命活动。 桦川县立佳木斯初级中学为全县最高学府,集中了全县12个区的优秀青年。随着教材的改变和学生较高的求知欲望,县内一些以教孔孟之道为内容的私塾老先生已不适应,县公署广招贤才,先后到省城和京都招聘一部分大学毕业或师范毕业的人员来任教,其中英文教师唐瑶闻来校后使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 唐瑶圃,原名唐吉昆,又名唐九英。年毕业后先后在伊通、德惠等地中学任教。年8月考人吉林大学。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于年只身赴北平进人私立弘达学院读书。在这里,他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和关有维(魏拯民)等同学一起开始接触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唐瑶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斗争中,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认清了共产党就是希望,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积极靠近党组织,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同年下半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7月,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唐瑶闻辍学回到吉林老家。经佳木斯初级中学学监刘文翰介绍,他被佳木斯初级中学聘为英文教员。同年8月,他携家来到佳木斯,住进了学监刘文翰的屋子。唐瑶圃住对面屋的是先期被聘到佳木斯初级中学任理化教员的张耕野。说来也凑巧,原来两个人是吉林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初级教员专修科的同届学生。两个人一见如故,激动不已。由于张耕野受到五四运动革命思想的影响,对唐瑶圃潜移默化的言谈和引导心领神会。唐瑶圃也发现张耕野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反抗精神,是党培养的好苗子。于是,毫不隐讳地把他在北平弘达学院找到中国共产党组织和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的情况讲给他听。张耕野听后无比兴奋,如同找到了亲人,发现了真理。从此,张耕野成为唐瑶圃秘密开展党的活动的积极响应者和主要助手。唐瑶圃开展革命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发展党员。他来到佳木斯初级中学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理化教员张耕野。他知道张耕野在读书期间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有改造旧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于是,他和张耕野默契配合,团结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以唐瑶圃和张耕野为核心的积极分子队伍很快形成,经受革命锻炼和考验的张耕野由唐瑶圃第一个介绍入党,唐瑶圃点燃了佳木斯第一颗革命火种。 二是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讲中国历代爱国将领的故事。经常讲的有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岳飞抗金故事、林则徐虎门烧鸦片等,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不容外国侵略者蹂躏的。在他的教育下,同学们都暗下决心,多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将来都想走出课堂去报效国家,尽一份中国人之力。 三是利用补课机会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及奋斗目标。如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五四爱国运动中国青年表现的反帝反封建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精髓和对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前程的指导,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纲领、目标党员标准等等。学生每补一次课就等于上一堂党课,政治气氛很活跃,白长岭等许多同学向唐瑶圃秘密提出了入党申请,表示愿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四是通过借阅进步书刊丰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和陶冶学生的心灵。主要是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等。通过秘密传阅,一些进步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普遍提高,政治思想不断得到净化,对在学校建立党组织奠定了理论基础。 “九一八”事变后,唐瑶圃仍以佳木斯中学为阵地,组织领导进步师生开展地下抗日斗争。 年,唐瑶圃为躲避敌人的注意,离开了佳木斯。唐瑶圃走后,佳木斯初级中学党的活动由中共党员张耕野负责。此前,由唐瑶圃和张耕野培养介绍,佳木斯西南门里小学教员、张耕野的爱人金凤英和几名中学学生已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年夏,唐瑶圃秘密来到佳木斯,宣布正式成立以张耕野为首的佳木斯初级中学党支部,使佳木斯初级中学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党领导佳木斯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领导核心。 来源:佳木斯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