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不老的北大荒(上篇)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作者:李林

收听文章

点击以下视频,收听全文(时长:1小时09分07秒)

目录

一.走不出去的南横林子

二.丢失的爱与无爱的婚姻

三.被骗来的知青

四.风声鹤唳的日子

五.情到深处人孤独

六.当知青像潮水般退去

七.坚守北大荒的怪人

尽管知青返城已成往事,但北大荒有说不尽的知青故事。北大荒的精神残疾知青,这个独特群体中的独特群落,这个精神残疾的弱势群体,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命运。他们有痛苦的过去,却迎来了幸福安详的今天,来自五洲四海的善良的人们在关怀着他们。一群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可怜人,终于得到了人间的真情,其间的故事令人动容。本期推出的报告文学《不老的北大荒》,以作者的亲身见闻,带您进入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非同寻常的生活世界。

引子

年早春,我到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一座现代化大楼前,反复端详大楼顶端那十一个苍劲的大字——农垦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

楼前的广场大院寂寥空旷,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喧嚣的声浪,偶尔有一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模样的人,迈着轻盈而职业化的步伐,进进出出。

在大楼里面采访了四天,又到下面几个农场采访了数日后,我才知道,这座大楼静谧安详的背后,蕴藏着众多千奇百怪、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犹似突如其来的浪涛,有时会让你猝不及防,有时会使你无言以对。

住在里面的,是一群永远走不出北大荒的人。他们是一群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在特殊条件下,遭遇了特殊的命运转换。他们的痴态憨相,诡怪言行,让你欲哭无泪,欲笑无声。而这里的人间真情,无私关爱,又令人赞叹不已,永志难忘。

这是一座盛满丰富人生与坎坷命运的大厦。

这是一座悲怆与喜悦并存的大厦。

名散落在北大荒的精神残疾知青,在病房和康复大厅里,向你诉说和展示凄美的人生传奇。

上篇:断裂的人生

当年的狂热与激情,挫折与悲戚,爱情与浪漫,犹如凋落的枯叶,深埋在北大荒地下。往昔的记忆,早已锈迹斑斑、支离破碎。

我们书写的,只能是断裂的人生。

一.走不出去的南横林子

护士长把阿利领到我的面前,他个头不高,圆圆的脑袋,圆鼓鼓的后脑勺,嘴角紧紧地抿着,走路的步子碎碎糙糙的,再一细看,他那灰惨惨的脸色和无神的眼睛,还有那呆滞而迟缓的动作,我的心便倏地沉了一下。我把身子尽量探向他说;咱俩聊聊?他机械地、听话地点了一下头,嘴里含混地说了句:好。

真得感谢农场的民政干部李建东,他给我找到了一份宝贵的资料。那是阿利申请到北大荒的历史记载。表格上填写道——姓名:阿利,性别:男,出生年月:年6月,政治面貌:(空白);原毕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三年级(退学)。在学生态度栏,阿利写道:自愿去北大荒参加祖国建设,把在党培育下学到的文化知识带到农业前线,虽然现在不能在学校继续学习,而我要到劳动中去锻炼。更重要的是去改造思想,把自己锻炼成又红又专的劳动者,不愧为一个工人的儿子,我决心把自己献给农业现代化,把一切献给党。在家长意见栏里,阿利写道:因时间仓促,来不及征求家长意见,一切由党决定。在学校审批栏里,校方写道:神经衰弱,但可以劳动。

表格上大都是阿利的笔迹,清秀、流畅、端庄、有力。阿利的字写得好哇!当年农场阿利的队长王吉祥不无赞赏地夸道。

这是用一颗火热的心书写的肺腑之言。要知道,在那狂热的年代,谁要是抢先实践了毛主席的话,谁就活得英雄,死得其所。阿利的话,是我们共和国几代人呼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从中我亦看到了自己久违的青春。

青春是一把利剑,需要在苦累险恶中淬火。这是知青在北大荒永远读不完的课程。

阿利也要种地、锄地、地、打草、刨粪、修路,也要盖房子、刨冻土,也要扛麻袋。他当年的知青战友刘进元说,别人扛斤麻袋出10分劲,可阿力扛斤麻袋,要使上15分劲,甚至要超负荷消耗全身体能;别人累得汗流浃背,阿利就得头昏眼花。有一位当年的老农工说,有一次,知青们抡大镐刨冻土修路,他看到阿利连镐都举不起来了,可他咬咬牙又拼命举起,大镐在头上晃了两晃,阿利的身子一歪,“嘭”地一声倒在了地上。人们围过来一看,阿利已然晕了,再一看他的双手,“虎口”一道道震裂,血渗出来。大家要把他搀扶回去,可阿利不干,他还要挣扎着坚持……

有位知情的老人告诉我,阿利平时不爱说话,经常独坐在地窨子、草窝棚前想心事,手拿洞箫,吹起悲悲切切的曲子,把人们吹得内心酸涩酸涩的。曲子好像有《苏武牧羊》,还有东北抗联的《露营之歌》。

40多年过去了,如今,谁能破解阿利那忧伤的洞箫,诉说着怎样的内心隐秘呢?

我企图把他当年的思想多挖掘出一些,然而,他一脸的恬静如水,没有喜怒哀乐,自言自语地说:想啥,啥也不想。他的青春记忆,早被无情的时代风霜掏空了。很多“精残”知青都是这样,只有空空的躯体,没有内心世界。护士长孙萍说:他们啥都忘了也好哇,省得痛苦一辈子。

阿利的精神失常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政治打击,还是情感受伤?一个当年就和他住在一个窝棚的战友说:阿利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过于敏感。家庭出身好,父亲是工人,从来到北大荒,除了劳累与艰苦,他没挨过批斗,也不是被情所困,而是承受不了生活的风霜。

有位年轻人感慨:那时候,要是及时治疗就没今天了。阿利可能早当上科学家了,最低也是个大教授啊。

我无言以对。

疯狂的年代不拘小节。人们都在狂热地背诵“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等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谁还敢对一些病病灾灾的小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ly/25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