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岁起,我回到佳木斯跟父母在一起。从回去到上小学大概有不到4年的时间,这是人生中唯一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开始”认识“自己的过程。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也对我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今后的从事的行业。 听书 我的所有学期教育几乎都是在家完成的。那时特别厌烦去幼儿园,具体原因已经记不太清。一方面我不爱睡午觉,另一方面应该是身体原因加上淘气导致的不喜欢那个拘束的环境,给幼儿园的阿姨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这些方面的因素让我又哭又闹。我妈妈送去几次索性就不再送了。 不去幼儿园,在家收到的启蒙教育主要就是读书。父母给我买了超级多的儿童读物,不识字的时候,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要求我妈妈给我读上一段,不听完书我是不会睡觉的。可能也是因为交流的难度,让我觉得边听书边思考情节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就这样听书一直听到我自己可以认字,可以读报纸。虽然没去幼儿园,小学之前我的识字量达到了字左右。 当时家里住的房子就在铁路车道边上,每天都有很多火车通过。读东西读的多了,知道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概念,每天又看着火车的经过,让我对外界充满了向往。记得当时家里买了一本中国地图册,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划分,每个省大概另外配有3-4个城市地图。那本书大概多页厚,最后那本地图册已经被我翻烂了。 朋友的分类 尽管小时候的行动很不方便,和当时的孩子一样,我每天还是会出去跟家附近的孩子们玩。虽然可以跑,但是速度远远比同龄的孩子慢,也经常摔倒,以至于最严重的时候,胳膊或腿上每天都会有新伤口。打沙包,抓人这样的游戏还是可以玩的。但是跳绳,跳格子,弹溜溜(玻璃珠)之类的游戏是我的协调能力做不到的,记得当时攒了很多溜溜但是并不能很好的操纵。 跑的慢,说话也慢,当然会被很多人欺负,也经常因为委屈而打架(这类事情在小学的故事会再提到)。自然而然的,我把孩子们分成了两类,对我好的,和遇到肯定就会欺负我的。到后来,每天出去玩的时候就会去寻找那些不欺负我的人,如果他们某天没出来(只要出来一个就好),即便有一堆孩子在外面玩,我也想直接回家了。 同时,由于我的父母是大学同学,父亲又当过兵。每次见我爸爸朋友的时候,如果是没见过的叔叔阿姨,他会告诉我,要见的人是战友、中学同学或是大学同学。在那个时候,我也学会了对大人之间朋友关系最简单的分类。 参与感 不去幼儿园,每天白天就只能跟我妈妈去上班。记得那是一座三层高的教学楼,我妈妈的办公室在三层,当时我家住在二层,办公场所的举架又相对高,所以前一两年的时候,每天的爬楼就成了我的挑战。 每天在我妈的办公楼里玩,就会认识她的很多很多同事,加上长大后认知能力的增加,我延续了在奶奶办公室时候希望主动跟别人交流的意愿。因为都是大学老师,所以大家待我也非常好。当时我已经能记住哪个老师是哪个教研室的,虽然根本不理解医学教研室名字里的名词。 天气好的时候,会到教学楼门前的空地跟我妈同事带去的小孩玩,我们都是医学院的子弟,当然他们也比我家附近的那些孩子对我友好得多。 当时我妈单位的教学大医院隔了一条街,特别经常的,也会去我爸所在的科室,认识他的医生护士同事。长大后发医院有强烈的陌生感和抵触感,但是我的这段经历为了消除了这种顾虑。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佳木斯医学院体育教研室的杜伟老师专门面向我们这些员工子弟开设了一个少年武术课程。身边的小伙伴都去参加,我也很想参加。当然所有动作都没法做到位,也都特别不标准,为了让我跟着大家练,杜老师不得不为对我进行很多特殊照顾的措施。应该是从那次的武术课开始,我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特别害怕被落下,这种感觉后来一种伴随着我的生活。 写字 学写字的过程是很难的,直到现在我都很不喜欢写字。 因为右臂神经受损,我只能学习左右写字。可是又因为协调能力问题,我左手是不能用正确的姿势握笔的,只能寻找一种我觉得舒服的姿势,这就导致了写字速度减慢,而且字迹歪歪扭扭。 由于精确度不够,再加上我写字本身很用力,所以每次妈妈给我削铅笔的时候,只能削的很钝,比较尖锐的笔尖会被我写字的力度弄断。学会写字后,这种困难让我一直特别喜欢写笔画少的字,因为难度要小的多。 曾经有段时间,在妈妈单位的时候会协助她给本科生批卷(选择题部分)了,我很喜欢这个任务,因为对号、错号以及最后计算出来的总分数字都是很容易写的字。 初识计算机 同样,也是在妈妈的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计算机。当时还是的年代,一个单位里偶尔会有几台。已经忘了开始见到计算机的感觉,只记得当时学习键盘鼠标的使用也是很艰难的,但是学会以后,就感觉到了打字对我来说比写字简单的多,也许这是我最初喜爱计算机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当时电脑里的软件有MS-DOS、Windows3.1和UCDOS,那是UCDOS下的WPS盛行的年代,是那时最重要的中文文字处理软件。那个古老的年代WPS还不支持鼠标,所以在文本编辑的时候只能用“块操作”,就是用键盘把要处理的文章先选成一个“块”,接下来再对这个块进行处理。学会打字后,就特别喜欢帮助妈妈去敲各种材料,把文字输入到屏幕上,对我来说更简单,也更有成就感。WPS主界面上几个字“香港金山公司”还记忆犹新。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当时这家公司的高管雷军后来是我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的CEO(小米)。 未来的母校 因为经常看地图,很早就对国内城市有了概念。知道哈尔滨是黑龙江的省会,是一个比佳木斯大很多的城市,在上小学的前一年,终于有机会去我“向往已久”的哈尔滨。 小姑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教师,刚刚在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毕业。所以我有机会跟随爷爷奶奶会去小姑家住上一段时间。在哈尔滨,爷爷带我去了太阳岛、兆麟公园、动物园等景区,我见识到了好多我没经历过的事情,这又加深了我心中“大城市是精彩的”这种观念。 小姑家住的是哈工大家属楼,地址就在哈工大西苑宾馆附近。由于年纪小,只听家人说起哈工大是一所特别好的学校,可却没有其他概念。万万没想到,这所学校后来成为我未来读了5年博士的母校,而我住的博士公寓离当时的小姑家只有2-3分钟步行路程。 从未来的母校回佳木斯不久,我就该上小学了。 海龙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