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佳木斯市的王长海在“我向书记省长说句话”网友建言平台上留言说,自己是佳木斯郊区敖其镇兴利屯的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很多年了,敖其镇十八个村屯内的道路都修完了,只有兴利屯没修。老百姓出门,那是真真的连水带泥的“水泥”路,实在太不方便了。希望上级领导能帮助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根据王长海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现场调查采访。

这就是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兴利屯内的道路,是多户村民每天生产、生活的环境。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兴利屯

村民王长海

10多年以前,这个路始终基本就是这种情况。在老百姓不断征求村里意见前提下,拉了点儿石子,用石子垫一垫,就这么地(维持),现在为什么叫水泥路呢,我们这水泥路,不下雨(还行),下完雨以后连水带泥。

十几年里,村民们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和不便。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兴利屯

村民刘亚清

你看这孩子,你看这鞋造的,冬天一下大雪,孕妇被俩人架着她呀,架着才给孕妇送出去,就这情况。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兴利屯

村民魏庆生

你要是说老人有病出门这都不方便,出不去就得用四轮子往外拉,学生上学,这都是不方便。

村民们说,这么多年,兴利屯只修了一条主路,其余村屯内的路一条都没修。让大家不理解的怪事是,敖其镇其他十几个村屯的路都修了,只有兴利屯是个例外。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兴利屯

村民魏庆生

为什么别的村都能修上,我们兴利,唯独我们兴利修不上。还想让老百姓发财致富,这路修不上用什么发财致富吧。粮食少卖不少钱一斤。

记者跟随村民一起来到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面对村民的疑问,敖其镇党委书记赵文国没有说出兴利屯没有修路的原因。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党委书记赵文国

来找,进屋质问,质问啥,就有些事吧,既然第一期都给漏下了,咱们怎么研究去补救,怎么去研究,确实就剩你这一个屯,实际一个小屯,你是两村合并的。为什么,那肯定当时是有原因的,正好你来了,他村当年为什么没修,来质问我来了,你说怎么个情况没修。

得知村民来到敖其镇找领导反映情况,敖其镇利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义也赶了过来。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义

(记者:村里的路怎么办呀)村里的路现在暂时不能办,村里的路暂时办不了,你有钱我有钱?你要是如果能修,现在我这书记不干了,你是党员马上任命你当书记,你现在就给修。

村里没办法,村民们只能把修路的希望寄托在镇里。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党委书记赵文国

(记者:就这个村如果修路的话)你跟他(村党支部书记)说,他有啥问题再向我汇报(记者:您在这儿就直接跟您说呗)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义

上我那块去吧(记者:我们来都来了,来一趟也不容易)刚才把话不是给你解释清楚了嘛,问我,我来回答。

利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义直接把事情揽了过来,可面对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刘书记就没答上来。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利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义

(记者:其他那些村子都是怎么修上的啊?)那你那么的,你问交通局,行不行,问问交通局,你这个事我也解释不清。

记者跟随村民来到佳木斯市郊区交通运输局了解情况,听说村民反映修村内路的事,工作人员建议还是到所在乡镇反映。

佳木斯市郊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唐明

不归我们,归乡镇(记者:我们就是想,是这样我们想了解一下,因为敖其镇18个自然村,其他的村子修了,只有兴利村没修,我们想了解一下当时的原因,您能帮着调查一下吗?)你是村内还是村外啊(村内)我不说了嘛,村内不是我们的道,我们没有权过问。

面对这种状况,村民们只好又把问题反映给佳木斯市郊区信访局,工作人员表示将把问题上报,由相关部门来处理此事。

转了一圈,修路的问题又转回了乡镇。记者跟随采访的过程,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镇领导、还是村领导,都不愿意正面回答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耐心给村民一个明确的解释。尤其村支书那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谁有钱有能力修,就把位置让给谁”。听着这话有点置气,不过细琢磨其中也有些道理:能为百姓修上路,能够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现实问题,这就是干部应该有的担当。一百多户村民的诉求能不能得到解决?谁来给村民一个答案?我们会继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ly/11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