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写一首歌纪念“志愿军战歌” 的词作者麻扶摇 早上,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浏览新闻,一则消息让我的神经为之一颤。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麻扶摇老先人故去,时间是1月20日,地点北京。我的眼前瞬间闪现出那个乐观、挺拔、伟岸的身影,金秋的干休所里,手拄拐杖,正吟吟地向我走来。 年的秋天,受央视军事频道“军旅人生”栏目指派,笔者专程在保定某干休所采访过老人家。当时的情景例例在目,仿佛就在眼前。以下是当时的手记。以此来纪念中国的脊梁,共和国的忠诚战士。军魂永驻,长城不倒! 秋天的燕赵大地一片金黄,红的耀目,黄的心醉,天高云遥,风轻气爽,正午的阳光下,在二炮某干休所,我们见到了手拄拐杖的麻扶摇老人。我豁然想起了麻扶摇和所有志愿军战士的对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一句话: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眼前的麻扶摇,八十四岁,已近垂暮,但仍精神矍铄,挺拔威严,饱满而乐观。 老人重病,刚刚从解放军医院出院两天。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63周年,《军旅人生》栏目专程来采访麻扶摇。 在麻扶摇家里,他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风起云涌、激情燃烧的年代。 麻扶摇自述:我叫麻扶摇,我是年出生,年入伍,开始解放战争期间,在炮一师,26团,当文化干事,政治干事。抗美援朝时候,我是任指导员,当副教导员。抗美援朝胜利以后,我从部队,调到军委炮兵机关工作,在北京工作12年。然后又调到云南,到一个基地里任组织处长,后来当后勤部副政委,再后来又调到青海二炮部队,当政治部主任,直到离休。志愿军战歌词是我写的,但是,我并不是为了写志愿军战歌歌词而写,那时候是在抗美援朝入朝之前,由感而发的。 我们是年3月份,到佳木斯的集贤。是从湖南衡阳上车运到那去的。年底,我们四野炮一师,接到命令,停止前进,北上生产。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那就从战斗队,变成生产队了。 佳木斯那地方还是冰天雪地啊。当年有生产任务,我们师有量化的指标,要为生产多少大豆而奋斗。到佳木斯时应当说,来不及抖落身上的征尘啊,马上投入向大自然的战斗。战士们忘我地开荒种地,很多人带病劳动。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干劲。六月,听说朝鲜战争爆发。我们觉得不是好事,怎么在我们的近邻打起来了。生产任务紧,大家没有时间多想。停止生产很仓促。什么时候走呢,突然接到命令,停止生产,休息礼拜天。部队收扰,部队休息。很多觉悟高的干部、班长,就开始擦拭武器了。 那时候,生产的骡马,拉炮都不行了,瘦得很。两匹马和当地农民换一匹马做准备。没啥动员,就是要开拔了。情绪应当说,不是太好。也没讲啥原因,到那去都没说,就知道有事了。印象最深得是什么呢?等我从团里开会回来,连里欢快的气氛一点都找不到了,没有了。 谁愿意打仗啊,打那么多年仗,刚刚和平到手了。这咋回事呢,又要走了。 我们七月下旬就出发了,出发地时候,房东问,怎么开开荒就走了,没人回答,也无法回答。 要走的时候,老乡扶老携幼,在那路边欢送,咱们战士出发了,回头看一看老乡,有的握握手,勿勿忙忙上车站啊,看着我们亲手开荒,那黑黝黝地土地,有些人的眼睛都湿了。你说这是什么情绪啊,叫我说,就是热爱家乡。热爱和平啊。 就这样出发,到丹东。七月底到丹东,叫镇守边防,大部分时间是恢复性军事训练,擦拭火炮,有的器材需要修理了。武器装备整好才能搞训练啊。另外是形势任务教育,批和平麻痹思想。 实际上大家要弄清一个问题,这仗应不应当打。就是个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怎么又打仗了,就得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愿意打仗,我们不能不准备打仗啊。那个时候,美国第七舰队占领台湾了,美国麦克阿瑟要占领鸭绿江啊。鸭绿江边不是不可愈越的界线。而实际上,丹东上空有飞机了。我们已经被轰炸了,有战斗情况了。 我们热爱和平,战争要强加给我们,我们要保卫和平。祈求和平,和平来不了,只能用战争保卫和平。把这个问题联系大家脑子里。不是我们要打,是敌人要打我们。我们不得不准备。这是个活得教育,干部战士都有这个问题。批评我们和平麻痹思想,我们不接受。谁麻痹思想。一天让我们生产,没时间去想打仗。现在批评我们和平麻痹思想,我们不同意。这个问题要解决好。 开拔仓促,很多的战士过家门而不入。这就解决第二个问题。大家小家的问题。谁没有家啊。有国才有家啊。没国那有家啊。 第三个问题,朝鲜打仗与我们什么关系。又解决和朝鲜唇齿之邦,我们抗美援朝,不能光想着抗美援朝。我们是保家卫国啊,到朝鲜打仗不光是为了朝鲜啊。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啊。救人自救,大家就讨论。越讨论越深入,大家思想越明亮,这要真打,还真得打出去。如果朝鲜打完了,再向我们这打来,那就不是并肩作战了。救人自救,先出去打。可能更有利。战士们都说,要打就出去打,不能等他打进来再打。战士就认识这个问题。该不该打,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士兵的情绪就起来了,嗷嗷叫。 那么还一个问题,能不能打得赢呢。大家心里都明白,一说到美国,实力远远强于中国,我们根本无法与人家相比,而且人家又有原子弹。可是,原子弹让你死你是死,一个步枪子打上你也是死,你怕什么啊。战士们讨论这个。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啊。豁出来了吗,一讨论情绪就起来了。这就要求入朝了。 班排个人写决心书了,天天脑子装着入朝打仗。向最困难处着想,做动员做准备。这个时候,挑战书啊,决战书啊。知道要入朝了,很快就要开誓师大会了。 “抗美援朝”这个词那时还没有。要写决心书,也就是誓词吧,我写好了,总好像表达不了大家思想转这个弯子,大家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这个精神。怎么才能表达出来啊。平时国内打仗时,决心写完了,一二三四,就成了。可是,这次,前面有一段话说不清楚了。 手记: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推敲,麻扶摇终于一改决心书的方式,写出了一首诗歌体的誓言书。麻扶摇自述:我写了那个,就想着把它概括起来,气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靠谁啊,靠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团强就是力量啊。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 第二天和大家一说,大家拥护,代表了大家的意见了。紧接着团里开誓言师大会。就在誓师大会上念了。念了就出国了。 手记:这篇誓言,在誓师大会上一读,立即引起了战友们的共鸣。被抄写成板报,印成了传单,在战友们的手中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两个月后,一首歌曲迅速传遍参战部队。当传到麻扶摇所在部队时,战友们惊讶地发现,歌词正是麻扶摇的那份誓言书。其中只有个别字词作了修改。麻扶摇自述:我们是十月二十三入朝,和三十九军从鸭绿江大桥过去的。 我们入朝以后,在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就听到这个歌了。那时叫啥呢,打败美帝野心狼。我们听着后续部队唱着这首歌。战士们听到就问我,这歌和我们的出征誓词有点关系啊。借来一看,就改了一些字。团长问怎么回事,那没办法弄清楚啊。你又没报纸,没人和你说清楚。大家也学着唱了。 真正全国唱,是第二年的五一节以后,因为规定了这首歌是五一节游行必唱的歌曲之一。我们五一年回国,一过鸭绿江边,都唱这个歌。 手记:原来,有一位记者把师板报上麻扶摇的誓言书,整理了一下,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作曲家周巍峙被这首朗朗上口的誓言感染,即兴谱成了曲,见诸于报。这首歌,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播。成为时代最强音,许多后续部队就是唱着这首歌入朝参战。麻扶摇自述:我们参加了一到五次战役,那个条件艰苦啊。第三次战役,下雪,雪也大。炒面拌雪就是这个时候。说是,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我们自己也是不喘息啊。用我们不喘息的机会,换敌人不喘息。那真是非常勉强打那仗。步兵,炮兵都跟那一条路挤啊。 手记:然而,正当志愿军战歌飞一样的传唱之时,麻扶摇却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挫折。他们连队在行军中因为马匹受伤,就地掩埋了一门大炮,麻扶摇被记大过处分。麻扶摇自述:五次战役时,我也受过挫折,别人立功,我受了处分。我们这个连队,是全团最后一个连啊,全团回撤时。三次战役一门炮,打坏了,我们一直拖着它,回来的路上,受到了空袭。造成伤亡。我们连队,全团伤亡最大的一个连队,最多的连队。追赶部队啊,赶不上,白天行军,晚上也行军,最后扡着那个坏炮,我作为指导员,和连长、排长商量,把它放在路边的一条沟里隐藏起来,为什么呢,受空袭后,四门炮的马,就剩三门炮的马了。三门炮的马,拉着四门炮,拖着走,我们掉队两天了。这个时候,敌人就在我们屁股后边。白天飞机炸,一看太危险了。路上已经没有我们的部队了,就我们这几门炮走。 结果炮埋起来,昼夜追赶大部队,最终赶上了。部队首长说,这炮还得拉回来,不拉回来不行,不拉回来影响太大。解决马匹之后,也就是三四个小时时间,我们防御阵地就摆开了,不让过去了。那边已经都是敌人了。不能做无谓地牺牲。给我开条子,让我回去了。 这就回国换装了,换装备,回国换装,骡马变成汽车牵引,在长春。五二年又二次入朝。回国以后在党委会上,因为这件事,我被记大过。 我鼓足了劲。我领导的连队获了一个一等三好连队。我们团就一个一等三好连队是我们连,条件什么,政治思想好,不发生非战斗减员,我们伤亡也比较大,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要打翻身仗。第二条,训练好,百发百中,都是优良,第三条,要身体,生活管理好。大家夜盲眼,体重下降,我们都达标了。一等三好连队,我立功,就是在这里立了功。 手记:此后,高唱着这首战歌,麻扶摇率领连队屡建战功。关于志愿军战歌,还有一个小插曲,关于这首歌的故事也在继续。原来,歌曲发表时,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此后,麻扶摇从未提出过署名问题,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永远是一名战士,代表的就是战士的心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评选优秀文艺作品,《志愿军战歌》理所当然排到了头一名,获得了一等奖。主办单位几经查找,找到了原作者,从此,《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才改署麻扶摇的名字。麻扶摇唱着志愿军战歌,在朝鲜战斗了4年,直到年奉调回国。调军委炮兵机关工作。在北京期间,麻扶摇认识了自己的爱人梅光,两个结婚生子,一切似乎会就这样安逸平和地过下去。谁知,年,一纸命令,麻扶摇要远赴云南大山深处,承担更艰苦的工作。 麻扶摇自述:怎么说呢?肯定了,这个歌,我也不是为了鼓励别人,也是在鼓励自己,我是受了教育,受了鼓励之后,才有感而发,后来它成了志愿军战歌,成了群体歌曲,军地歌曲。成了志原军战歌,教育了几代人,对我自己本身,当然也是教育。我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事业,我得考虑。要严格要求自己啊。就是对待我的疾病,还要雄赳赳气昂昂,是啊,是这个问题啊。一个兵,一个战士么,一辈子党教育这么多年,不管处理什么问题,它有个原则。 我还很少想,这歌子是我写的,我觉得是志愿军的,那是志愿军战士们的思想情绪,我很少把我看作什么,名人吧。我坚信,人家这样看你,你自己尊重自己吧。往往把我当成英雄来看,我在住院的时候,一说碰到退休的将军在那,你是老前辈,你是老英雄。人家高看我,我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自知之明啊。 问:为何以后没再创作歌词?麻扶摇答:这是一般的看法了,我说我是带兵的人,我是指导员,这首歌的诞生有什么客观的原因,是在那种氛围下,有感而发。也是自己受教育写的,专门去写,还写不出来。有人说你是作家,我说不是,我只能算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而己。问:如果让您给自己一个定位,您是音乐人呢,还是一个战士?麻扶摇回答:我是一个战士啊,战士。大家好像知道我是一个军人,还知道我是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不知道的,好像我很了不起,是个作家之类,是不了解,是一种误会,志愿军战歌词是我写的,但是我并不是为了写志愿军战歌歌词而写的,那时候是抗美援朝之前由感而发的。那是为连队出征写誓词。是出自己我的手上,写出的,我始终认为那是志愿军的战歌,一开始属名,志愿军战士,那是很符合实际的。 手记:年,麻扶摇奉命调往云南工作担任某基地政治部组织处处长。他凭着忘我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后来又奉调大西北工作。这些年,老伴也一直无怨无悔地陪伴在他的左右。麻扶摇夸老伴:要讲有文化,她比我文化高。后来她又念人民大学,搞那经济。她属于传统型的。嫁鸡跟鸡,嫁狗跟狗。我们俩个一见面一介绍,一见衷情。她对我没啥意件,我对她没啥意件。从此开始,你上你的班,我上我的班。有了孩子以后,她感到,相夫教子,这是女人的事情。 她讲得那件事情,我是老给她道歉。到云南,69年底70年,那一般的情况,我应当回来搬家。这么远,到昆明呢,偏远地区,我应当回来接她,我是当处长,太忙了。基地工作铺开,太忙了。下基层走不开。林彪一号命令,人走家搬。搬家的时候,是单位一个小伙子,帮她,东西不多。四个孩子,小的在怀里抱着。一岁多半,组织上帮买车票,郑州转车,那也不行。四个孩子,小的抱着。到郑州下车,小的发烧,大家又抱着孩子到处打针,那时候她一个人有点无助。我那么想象,她是很坚强的,到昆明,我也没接,我这么想象,一个人眼泪都掉下来了。但她没说过。她自己找了两辆三轮车,到了转运站,到了转运站,离我的基地还有里。第二天等了一个方便车,到部队,到部队,我也不在,我还在连队呢。没房子,找了一个装锯沫子的房子,过了几天我才回来,没怨言。这个我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有点对不起她。 她来分到了服务社,服务社是非编单位。她是正儿八经的干部。我劝她,就认了。又管家,又管孩子,打柴。在部队入得党,她真地很优秀。 老伴梅光讲述:去的时候,人家告诉我是全民的,到那以后,我觉得挺好的。很团结,我们那个服务社,有小学校长,技术人员。23门市部经理,大家工作起来和睦,工作起来也很协调。 问:有没有怨恨麻老?梅光回答:没有,有时说一说。如果我现在不离开设计院的话,我不弄个高级工程师,我也是工程师。或是经济师,这是最起码的。 你们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这一代,我自己觉得还是奉献的一代。很正常,不埋怨,都这样,不是说我们做得很,都这样。我刚去,他们的口号是什么,生在深山战斗,死在峡谷献身。当时他们部队就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对我印象很深。口号是先战斗后生活。 问:你和麻老一路走过来,麻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梅光回答:好人。一般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不谋私利。很清廉。对孩们要求也很严,但他又是一个知恩必报的人。 麻扶摇自述:就是这一生,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地,做人要做正直的人,老老实实,做老实人吃亏,老实人终究是不会吃亏地。问:阿姨,你有什么遗憾没?梅光回答:我不是说吗,就跟着你跑,把我的事业,把我的工作,全是奉献了。 麻扶摇答老伴:我谈不上一个成功的男人,我现在到了这个职务上,没有你为后方,没有家庭支持,我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十五的月亮唱歌,行拉,这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 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不是一回事,那个时候,是那样,我们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那个时候,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在我们的思想里,全是这个思想意识。 梅光讲述:69年从北京调到基地去,我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在那个年代,从北京到昆明。他一个人就是整天工作工作工作着。 问:阿姨志愿军战歌,您也会唱吧?梅光回答:我就是唱着志愿军军歌入伍的。 问:知道战歌是麻老写的吗?梅光回答:不知道,我结婚的时候才知道、 麻扶摇问老伴:你认识我的时候,知不知道是我。梅光回答:我们俩个谈恋爱的时候, 问:麻老对你好吗?梅光回答:那还用说吗! 问:阿姨,志愿军战歌在麻老的生命中是什么?梅光回答:他很重视,他对这个歌,他很有感情,他甚至提出来,我将来走了的话,我得把骨灰撒在鸭绿江一半。他自己来说,对自己要求很严的。我觉得他对家庭,对自己,都要求很严格的一个人。 问:麻老,俩人生过气吗?梅光回答:就一个晚上就好了,他很让我,什么事不是原则问题,他都让我, 麻扶摇回答:有什么原则问题了,就是没有么,生活里那是什么原则问题,家里那是原则问题。梅光讲述:他可会哄人了。看我不高兴,一两句话就把我哄过来了。 问:一般都怎么说,怎么哄啊?梅光(笑)答:那能说吗,自己的事。他是敢于承担,比较豁达。 问:是以党的利益为第一位?麻扶摇回答:对,那是没说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具休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党没有专门的利益,我们党的利益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个,好像,这以多年党的教育,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你说定位啊,什以,这不存在定位。做得不好,可能,但是应当这样要求。我老伴说我,好像什么事都讲原则,我跟你讲,办事不离原则。比如咱干休所,那时只准带一个子女,我就带了一个子女,其他地四个,老大云南地带来了,太远了。 问:麻老,你从参军到离休,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麻扶摇回答:我们想过,有什么遗憾的事,我有。比如,两个孩子。两个男孩子,都想要当兵,没当上兵,就是我关心不够,那个时候不好说了。我要把这个事,千方百计地,能不当上兵吗?他还是想当兵,我没有努力。我没听到他们怨言,直到我生病了,他们陪我,说这话。爸我们想当兵,你都没让我们当上个兵,哎哟…… 梅光讲述:无怨无悔。 麻扶摇回答:如果有啥遗憾,这俩个儿子有,我没帮啥忙。没听有啥怨言,就是生病陪床时候,说心里话,对我有想法和意件,我说算了,那就算个遗憾吧。如果留几句话,我得说对不起两个孩子。 手记:麻扶摇身高一米八七,我们采访完后,他给我们敬了一个礼,他用力挺直了腰板,举到眉间的手,有些颤抖,我们能看出,他在努力控制自己。他的眉宇间仍然,有军人的风采,有风霜的印痕。我忽地想起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句话:秋天的红高梁。用在麻老身上,也许很合适。挺拔潇洒,屹立在巅峰。老兵不死,只会凋零。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支撑着共和国走到今天。向老前辈敬礼。老将军不死,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