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保存期?不浪费就是“美德”?冰箱等于保鲜柜?保质期长一定不安全、保质期短一定就新鲜?其实这些都是错的。什么样的食物算过期食物?是过了规定食用日期的,还是看起来已经腐败变质的?关于过期食物,你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 过期食品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保质期=保存期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食品保持品质的期限。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而另一种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必须丢弃。 误区二:不浪费就是“美德” 很多人认为,食物过期后只是口感变差,只要没有严重发霉变味,就应该尽可能吃掉。然而,这种“美德”容易伤身,不同食物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比如,水果出现部分腐烂变质后,即便吃的是未腐烂部分,其毒素依然会对人体形成威胁。还有糖果、薯片、方便面等,由于高糖分、水分含量少等因素,过期后看上去也还很正常。吃了这些貌似正常的过期食品会影响健康。 误区三:冰箱=保鲜柜 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温度并没有达到4℃以下,即使达标,也只能延缓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不能杀灭微生物。 此外,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往往会发生冰晶析出、裂缝、粘连等现象。一些速冻食品更不能长期冷藏,反复冷冻导致维生素缓慢分解损失,最好在出厂日期后一月内吃掉,谨防引起胃肠疾病。 误区四:保质期长一定不安全 新不新鲜、安不安全,主要看食品采用的是哪种保鲜技术。目前,最常见的保鲜技术有低温,使用防腐剂,充氮、二氧化碳三种。 在现有的保鲜技术下,放了半年的产品,不一定比放了三天的产品不安全。专家举例说,就像猪肉,一块在-18℃条件下已经储存了半年,刚从冷库中拿出来,另一块则是现宰的猪肉,但在夏天常温下保存,已经放了3天,哪块更新鲜更安全?因此,在保质期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科学对待。 两招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招:辨别包装出厂食品 ①看日期色泽。假的生产日期标注通常模糊不清,周围留有墨迹。 ②可用手擦拭。生产日期一般是钢印打上或电喷形成,用手无法直接将其擦掉。而改过的生产日期,用手轻轻一抹,颜色便开始变浅。 ③看日期颜色。一些正规大厂家为了避免过期食品被更改日期,故意选用难以模仿的烫金字,而违法供货商造假时通常都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黑色原料。 第二招:小心超市自制食品 ①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注意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不要买,必要时可闻一闻有无异味。 ②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少买容易腐败变质的凉拌菜。熟卤制品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凉拌菜买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杀菌。 ③警惕自制食品的打折促销活动。此类活动大多是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的,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①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②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③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④酒类:11度至12度的省优级熟啤酒为4个月,普通熟啤酒为2个月;10.5度的熟啤酒为50天;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 ⑤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至12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 ⑥面包糕点:一般冬天7天,春季3天到5天,夏季1天到2天。因为含有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⑦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周至5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使用。 (来源:光明日报、都市快报) 点击进入 赞赏 长按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