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听说所有需要正能量的年轻人都   又是一年开学季,学生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返校回来,冷冷清清的冬季校园登时热闹起来。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这是他们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作为辅导员,我很荣幸成为他们最后求学生涯的护航者,不管曾经有过多少的泪水或者汗水,走到后半程的时候竟然有如此深刻的不舍。佳木斯带不走的只有我和同学们的青春。

今年开学的注册工作非常严格,按照要求我把学生按照班级,分时间段召集到办公室,让同学们一一在注册名单上签名。经过了秋季招聘惨烈的求职竞争,再次返校的同学们都成熟了很多,我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新学期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已经变成了自然地互相握握手。

隔了一个寒假,我和同学们再次相聚的氛围既亲切又轻松。我在也不用像大一刚见到他们的时候,总是故意不苟言笑,每次说话都正式的像大会发言。经过四年的磨合,此时的我可以随意的拍拍这个的肩膀说:“×××,过年没少胖啊!工作找没找啊?”转过头又喊着另一个的名字说:“×××,你怎么见面又不跟我打招呼!以后上班了可不能老这么蔫”一抬眼又看见了一个邋遢兵,于是又大着嗓门冲他说:“新学期了你怎么也不收拾收拾,看看头发都快飞起来。”遇见个经常旷课的学生,恨不得抓着他的胳膊说:“你赶快去找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争取顺利毕业啊。”大部分同学依旧是憨憨的模样,你说他,他就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或者挠头笑笑,比较健谈的会和你随意侃上几句。时间给了我们更平和的心态,更舒服的相处方式。同学们互相之间也在不停的聊着,考研成绩如何,毕业设计的任务重不重,打算今后在哪工作,毕业之后准不准备结婚,大四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话题。

学生干部小陈是在开学的第二天到我办公室的,彼时我正准备去图书馆还书,就不见外的对他说:“正好你来了,帮我拎几本书吧,咱们路上边走边聊。”他的家位于贵州六盘水地区的农村,全家以务农为生,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当地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年幼时由于家长疏忽,造成他身体的大面积烧伤,成年以后伤处时常会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疼痛难忍。眼下他的父母都已年届七十,且体弱多病,这几年每放寒暑假我都会催着学生干部去做学校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项目,小陈经常会半认真半调侃的给我发他在家里的照片,画面里他不是穿着污浊的靴子在清理猪圈就是拿着镰刀在山上割草,有时候画面里还会有他的爸爸妈妈,那是两位看起来慈祥而年迈的农人。照片的结尾他还会狡黠的反问一句“老师,帮家里干农活是不是也算社会实践啊”,我只得答道:也算也算!上学的这几年里但凡是学校有任何的经济补助政策,我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然后相应的倾斜一下。他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排在专业第一,靠着助学贷款和各项奖学金、助学金终于磕磕绊绊的把大学读到了尾声。

虽然已是初春季节,但东北的雪丝毫没有消融的迹象,抬眼满目深冬景象。我的办公室离图书馆并不远,小陈一手捧着手里的书,一边拉着怕滑的我,我俩走的很慢。小陈说:“老师,我昨天上午就回来了。一直在寝室收拾东西,你这几天忙吧”我笑着说:“还行,就是日常工作,你还不知道嘛,我们这活就这样,一天没完没了的。你怎么样啊?实习挺有收获的吧”小陈点点头告诉我,去年的实习对他帮助还是挺大的,至少感觉不像之前那么迷茫了,越来越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该干什么。他相信毕业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家里窘迫的境况,这段时间他准备先在学校踏踏实实的准备毕业设计和即将到来的公务员考试。他依然带着自己特有的南方口音,语气缓慢且坚定。头脑清晰,敢于面对困难,这是这批毕业生的普遍状态。

  成长是人一生中永远躲避不掉的课题。我们或早或晚的都会离开父母师长的庇护,走到属于自己的快车道上,离开舒适区意味着镇痛和不舍。还好我看到了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做好了坦然面对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准备。他们普遍比我想象中要强大和成熟,这是学生最让我放心的一点。闲暇里翻看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学生这样留言“尚未配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希望多年以后,你们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永远拥有清澈的眸子和干净的笑。

作者体制内的一朵奇葩一个充满情怀的一线辅导员一个喜欢不断尝试的85后个人76(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首字拼音)邮箱:zhengsiyan

.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jt/27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