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2152.html

年4月,时任“抗大”教育长的刘亚楼,忽然接到上级指示,要他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这段留学的经历,也让刘亚楼成为我军为数不多的“海归将领”。

刚到苏联时,因为不通俄文,刘亚楼根本听不懂苏联人在说什么。为了能让留学生们能早日度过语言难关,组织上要求他们直接与苏联人对话,强化口语训练。刘亚楼按照这一要求,主动与苏联人聊天,却没想到聊出一个大误会。

刘亚楼来到索契的疗养院时,院方给他们每人都配了一张钢丝床。床上只有一个小枕头,睡起来很不舒服。刘亚楼很不习惯,便叫来一位年轻女护士,指着床上的枕头说:“一个不好,两个好!”他怕女护士不明白,还把枕头举起来,一边说一边配合手势来示意。

谁知,刘亚楼刚比划完,那女护士竟然脸红着跑开了。没过多久,老护士长带着她进了房,质问刘亚楼为何要拿小姑娘开玩笑?一个人睡觉孤单,怎么还要一个人陪?

刘亚楼这才明白,是自己没表达好意思,让对方误会了。他主动找来翻译,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仔细地解释了一遍,这才化解了误会。

经历此事后,刘亚楼算是长了个心眼。他加紧攻克语言关,经过勤学苦练,他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年1月,刘亚楼终于正式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了。

学习期间,刘亚楼有幸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并系统性地接受了军事理论教育。这对于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来说,十分宝贵。长于谋略、擅长组织的刘亚楼,经过学习训练,如虎添翼。在苏方的课题推演中,他总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颇受教官赏识。

两年后的年9月底,德军的侵略铁蹄已横扫苏联西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员和学员,面对的是真正的战争,教学训练不再是纸上谈兵。经中方与苏方协商,考虑到回国路线被阻,滞留在苏联的刘亚楼等人进入苏联的野战部队实习,与苏联红军一同参加抗击德军侵略的卫国战争。

年,已是苏军少校军衔的刘亚楼来到了伯力。由于苏军对于外籍人员有限制,他无法担任军事主官,只能在远东军区司令部里当一名见习参谋。在此期间,刘亚楼学了不少东西,但后来随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时,也经历了险些被枪毙的事件。

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在大量飞机、坦克及重炮的支援下,在中国东北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闪击战”。刘亚楼化名王松,跟随苏军一道越过边境,踏上了阔别7年的祖国土地。

部队在虎林建起指挥所后,刘亚楼便将事先准备好的东北地图取出,熟练地在图上标记好部队所在位置,并开始了战情分析。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刘亚楼突然接到了参谋长维曼诺夫少将下达的命令。原来,苏联空军部队准备对佳木斯外围日军固守的高地发起轰炸,时间就定在6时50分。刘亚楼的任务,是马上告知有关部队,做好隐蔽。

得令后,刘亚楼便向有关部队准确传达了命令内容。他还细心地记下了命令下达的时间,以及当时接听电话的值班参谋姓名。

当天早晨7时,刘亚楼刚结束工作,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有几名苏军士兵闯了进来,不由分说地将他关进了禁闭室。过了好半天,刘亚楼才知道,苏联人逮捕自己的罪名,居然是贻误军令,造成损失。

原来,进攻佳木斯外围日军据点的地面部队进展顺利,于6点40分就占领了高地。而不知情的轰炸机在6时50分投下了炸弹,造成不少误伤。

刘亚楼听完,十分痛心,但这并不是他的责任,他准确传达了军令。他很清楚,在苏军,贻误军令就是死罪,会被枪毙。为了避免自己死得不明不白,禁闭室中的刘亚楼写了一封长信,把自己在苏联留学期间的体会、见闻以及经验教训一并写了下来,以求为战友提供一些经验。信的末尾,他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自己的真名:刘亚楼。

信写好后,他委托关押自己的军务参谋马卡维奇上尉,一级一级递交。刘亚楼很幸运,这封信最终转到了我方的手中。或许是这封信发挥了作用?几天后,苏军竟又把刘亚楼给放了,因为他们找到了刘亚楼传达命令的内容及时间记录,毫无差错。

刘亚楼无罪获释,官复原职。随着苏军在东北大地上的推进,地方出现了很多需要协调的地方。刘亚楼主动挑起重任,当起了中苏双方的联络员。刘亚楼凭着苏军少校的身份,奔走于苏军警备司令部及东北我军之间,为我军日后在东北的活动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

苏军少校刘亚楼回到我军,受到重用,直接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成为林、罗的有力助手。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成为人民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在空军建设上功勋卓著。遗憾的是,刘亚楼将军在年因病逝世,年仅55岁。

(加盟作者:老街巷口)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jt/123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