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亲爱的老师们,这个寒假因为疫情而显得与众不同。在协助社区进行抗疫工作中,你们勇往直前;在居家防护自我隔离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也不想虚度时光吧!学校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了一些读书方法,赶紧利用这有限的假期读起来吧!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教师指导阅读的一般步骤

01

初读

通过朗读,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打下了基础。

02

精读

按照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理解。

03

悟读

有些孩子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得到“真知”。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凭借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04

熟读

孩子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推荐教师阅读的基本方法

01

三读法

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通过“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成人每分钟能读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02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____”“?”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可以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最后希望老师们能养成八个读书好习惯

第一条:每日30分钟读书。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影响读书时间。

第二条:随身携带一本书,让书籍与钥匙、驾照同在。

第三条:选好适宜读书处,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地方。

第四条:每天为你的孩子读上一段文字。

第五条:记录所读之书的名字和作者,写上几句感悟话语。

第六条: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图书馆日,读上半天悠闲书。

第七条:寻找阅读有趣且耐读的书,手不释卷读三遍。

第八条:设置年读几本书的目标,管它是享受还是挣扎。

怎么样?亲爱的老师们,是不是掌握了这些方法呢?赶紧去试一试吧!期待着这个特殊的假期你们有更多的收获!

待春暖花开时,我们都能看到全新的自己。正如明代于谦所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老师们,加油吧!

撰稿人:王岩

审核人:殷红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jt/108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