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期的包子哥游记是一个超长篇,本来包子哥希望他出现在吃货的足迹里面的,但是犹豫了好几天,包子哥还是觉得还是以游记的方式来呈现比较完美,当然包子哥会精选内容编辑到吃货的足迹版块的,大家稍安勿躁。本帖以一个天津吃货的角度来了解东北美食,本次美食之旅行程为天津-哈尔滨-佳木斯-沈阳-天津,其中重点是佳木斯的美食。包子哥会把路上看到的,吃到的,感觉到的都发给大家看。(PS:超长篇,准备啤酒和零食,还有充电宝)

初到哈尔滨

从天津去往佳木斯的路线有两条,一是坐20多个小时候的绿皮火车,价格不贵,票价大约元;另一种方式就是坐飞机前往哈尔滨,然后转大巴车到佳木斯,如果无缝链接的话,整个旅程需要大约10个小时,价格元左右。本次包子哥选择的路线是夜飞哈尔滨,然后转天下午坐大巴车前往佳木斯。原因很简单,就是走过路过不想错过,因为哈尔滨的美食对于包子哥有很重要的影响。

包子哥不是第一次来哈尔滨了,年的时候来哈尔滨考过GRE的作文。当时的哈尔滨充满了各种外国范儿,这一点有点像天津,随处可见的外国风格建筑。而因为铁路分割成的道里和道外两个区域,道里相当于天津的市里,道外确是哈尔滨小吃的聚集地,到处都是百年小店,随便一个木制小楼都有百年历史。一份哈尔滨美食地图更是开启了包子哥对于美食的追逐之旅。总之,哈尔滨,我这次带着相机又来了!

深夜到达机场的航班也不少,人来人往。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机场的特殊场馆,哈尔滨独有的更衣室,方便各地的游客更换冬装,毕竟哈尔滨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度。

机场的出租不少,很快就乘车驶向中央大道附近的酒店,从机场到酒店约40分钟,车费元。

到达酒店后,已经半夜12点多了,纠结了几分钟点不点夜宵,后来果断的撒开缰绳,先来顿小烧烤吧,用饿了么随便找了一家烧烤,有啥事情明天再说哈。

东北烧烤独步全国,铁签子小串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标志,因为是随便找的,所以味道还可以,没有太惊艳的地方,不过东北烧烤的几个特色,包子哥要给大家说说。特色之一,烤实蛋。鸡蛋到了孵化期,孵化出小鸡,没破壳的叫毛蛋;没孵化出小鸡的受精卵就是实蛋,在鸡蛋平坦的一端破口,导出蛋液,打匀,再灌回蛋壳,蒸熟,就是实蛋;不过后来东北人民对于实蛋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实蛋的出产跟不上,现在都是鸡蛋加碱制成的,正常比例应该是淡黄色,一般碱过量会变成绿色。口感像松花蛋,很弹牙。

除了实蛋外,包子哥在天津没见过的也不少,比如上图这个蒜薹烤苦肠,口感很奇怪,微脆微苦,一般人可能接受不了;另外烤酸菜五花肉,考过的酸菜没有那么酸脆的口干了,味道淡了,个人感觉倒是不如酸菜白肉了。其他的就是各种小串了,等到了佳木斯再给大家介绍。

另外,上次来哈尔滨的时候对于本地产的绿瓶哈啤记忆犹新,这次来发现满大街的雪花,可惜了。不过发现了这个新三星,据说也是这里的特色,味道还可以,小麦味道比较明显。

缘分不浅的馄饨馆

一大早,包子哥就打车奔向哈尔滨的老道外,想要去哈尔滨的传奇排骨包子张包铺,不过现在道外也开始改造了,以前的小吃店都被集中规划到了一起,虽然换了新的门面,但是以往的历史沧桑感却少了很多,所谓有失便有得吧。

没想到以往的张包铺换了大门面,以前早上7点就开门的小店,现在10点半才开始营业,好容易来一趟,先溜达溜达吧。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东北人小时候的回忆,地位类似我们的山海关,叫旺仔(zi)大白梨,据说东北人小时候都是喝啤酒瓶子装的大白梨,现在各种包装都有了。不过跟旺旺那个旺仔牛奶没有关系哈。

没溜达两步就看到了一个馄饨馆,看到红光两个字的时候,包子哥的感受很奇怪,因为年我第一次来哈尔滨的时候,计划美食路线第一家,也是这个红光馄饨馆,没想到7年之后,命中注定的相遇,岂有不进去之理。

想着以前一间破破的小平房,包子哥坐进了现在依旧不大却面目全非的馄饨馆,唯一不变的只有味道和墙上的奖状,还有崭新的哈尔滨美食地图。

这一副哈尔滨美食地图,可以说是现在各种小面50强,煎饼果子20强的鼻祖。包子哥8年听闻他,年收藏了一个,当时5元钱,后来年让老爹又给弄了两幅,不过价格已经快20块了。这个地图也是包子哥美食之旅的启蒙了。

店内新增了凉菜,点了虎皮尖椒和芹菜双拼,青椒特别入味,就差大米饭了。

小葱拌豆腐特别香,麻辣拌豆芽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山寨下,麻辣火锅底料和焯好的黄豆芽拌在一起,没想到竟然特别搭。

一小碗馄饨,纯肉馅儿,最大的特点就是闻着特别香,有我们天津小时候街边小笼包那种香味儿。

棋子肉火烧,是红光馄饨拿奖的招牌,个头不大,跟我们的小麻酱烧饼差不多大,外面是酥皮。

咬一口,酥的掉渣,里面是洋葱和肉的馅儿,馅儿很香,口感很美妙。

排骨馅儿的包子祖先

吃完了馄饨,时间还没到,溜达中又发现了一个小店,也是上一次来时特意去的,北山酒馆。这个就是简简单单一个酒馆,啤酒白酒都有,价格实惠。各种下酒菜基本以熏酱、香肠、豆制品为主,品种齐全。最主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原生态的酒馆中,来壶小酒,两碟小菜,跟三五好友聊聊天吹吹牛,乐哉乐哉,有一种忘却现实,桃花源头,醉眠夕阳里的感觉。

好说歹说耗到了10点半,张包铺,我们来了。

看过张包铺的历史才知道,张包铺的创始人其实是天津人,百年历史的老店,以三鲜包子和排骨大包。8年,台湾的美食节目美食大三通来到哈尔滨,介绍了张包铺的排骨包子,勾起了包子哥对于排骨包子的好奇,带着天津人对包子的自信,包子哥来了。

包子哥依稀还记得以前的张包铺,从一扇破旧的木头门进入,室内都是木结构,四五桌木头方桌,一个玻璃小柜台。包子哥的手撕茄子就是在第一次去老店的时候偷师学的。

现在的店面简直是天壤之别了,排骨大包6个起卖,由于时间有限,还要去下一摊,所以只能打包了。

不过包子一定要趁热吃,在出租车上,包子哥着急的拿出一个,包子哥比包子哥的拳头还要大,咬一口,肉香马上充满了出租车,排骨包的馅儿是由小块的排骨、洋葱和大葱,加入黄酱和调料而成。酱香十足,排骨块软烂却不柴,越嚼越香。

哈尔滨的“起士林”

带着一袋子排骨包子,包子哥来到了中央大街。哈尔滨拥有很多异国元素,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俄罗斯,所以俄式西餐厅也是哈尔滨的一个特色了。中央大街的俄式西餐有好几家,有以面包出名的,有以腌菜出名的,不过包子哥的目标确是那个以冰棍出名的马迭尔西餐厅,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应该已经被马迭尔冰棍覆盖了。

在去马迭尔的路上,包子哥还特意买了一根哈尔滨的烤红肠,这个跟天津的那个都是淀粉的烤肠可不一样,正经的红肠,经过烧烤之后,烟熏味道变淡,孜然香气增加,口感特别棒。

咬一口,外脆里软,香气扑鼻。

马迭尔西餐厅位于中央大街中段,位于饭店的一层,还保留着过去的装饰,服务员的感觉也是老国营的感觉,总体来说,很像天津的起士林。

虽然明知道味道可能不会太好,但是包子哥还是来了,因为有些地方不亲自去一次心里总会痒痒,越是知道结果越是这样,比如现在的狗不理。好了,我们来上菜,头盘点的鱼子酱,鱼籽微咸微腥,没有多美味,但是可以吃出一种自然的味道。

红菜汤,尝了一口包子哥发现汤底的番茄味道特别棒,酸甜咸,番茄的香味和酸味让人很舒服,感觉炖了很久的汤底,不过配的蔬菜有些生,明显是后来加入的。

罐焖牛肉,跟天津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酥皮,番茄的比例也不大,但是包子哥却觉得很好吃,牛肉很多,牛肉的原味十足。

点了个羊扒、牛扒和鱼排的混搭,不过可能因为成本太低,这菜肉质太差,不建议大家点。

奶油烤杂拌,奶油芝士和土豆烤的很香,配菜是红肠、午餐肉,没有天津的各种海鲜。不过价格便宜,主要是味道还不错。

总体来说,马迭尔的价格不贵,味道尚可,但是因为成本原因,食材的质量比较差。跟包子哥预料的差不多,看看环境,随便吃吃就好,更多的是感受一下过去。

得莫利的遗憾和惊喜

下午3点,包子哥前往哈尔滨的客运站,准备坐大巴车去我们这次的目标城市----佳木斯。哈尔滨的长途客运站外围在施工,不过车票可以在网上预购。

大巴车的行驶时间约为5个小时,从哈尔滨到佳木斯全程约公里,不过在旅程的中点,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小渔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得莫利,也就是大家去东北菜馆经常看到的得莫利炖鱼的发源地。

得莫利是渡口的意思,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背靠松花江,以捕鱼为生。由于这次大巴只有十分钟,所以这里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了,下次有机会补上。得莫利炖鱼其实很像天津的炖鱼,江里的鱼,不管是鲤鱼草鱼还是鲶鱼,收拾干净之后,油煎或者过油待用,然后放入锅里,加入调好的调料,料酒、酱油、盐、糖、八角、桂皮等,然后加水,没过鱼,需要多放些水,然后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炖二十分钟,放入辣椒,粉条,在炖10分钟,放入白菜和豆腐,再炖五六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虽然这次很遗憾的没有吃到得莫利炖鱼,但是在得莫利服务区,还有一样美食是包子哥特别感兴趣的,就是干豆腐卷大葱。服务区除了干豆腐卷,还有卷饼、煎饼等小吃。

干豆腐卷,里面是一截大葱,一根黄瓜,还有东北的臭大酱,外面是两张干豆腐。不得不说,这个搭配特别棒。大酱的“臭”被大葱的呛给盖住了,只剩下香和咸了。大葱的辣又被黄瓜给稀释了,黄瓜的水分又补充了干豆腐的干,干豆腐卷起来,方便吃的同时,还丰富了各种口感。简简单单,变化无穷的搭配。

到达佳木斯

吃着干豆卷,就着中午的烤红肠,不知不觉,晚上8点,到达佳木斯市。下车的晚饭就简单吃了一点大米粥和小凉菜,实在吃不下了。

小葱蘸酱、拌拉皮、熏猪蹄和自制香肠,配大米粥,没谁了。

另外在厨房发现没见过的黑色小米辣,直接蘸酱了,还挺辣的,初到佳木斯,明早开始美食之旅。

有意思的酸汤子

佳木斯整个市里的面积不大,相当于我们天津的河北区大小,城市出租车很发达,一辆车拼车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司机师傅无需拼车软件,简单询问便可以凑齐一车人,环市区转一圈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市区底下还有好几个县,所以早市在佳木斯很常见。而早市上早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包子哥来给大家说说佳木斯常见的早点之一,汤子面,当地人也叫酸汤子。

酸汤子的主要原料是发酵过的玉米面,和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压成面条状,放进锅里煮熟。

煮大约1分钟,飘起来就可以了,捞出放入碗中。

煮熟的玉米面条,口感像酸菜那种发酵的酸,没有什么韧性,一咬就断。

吃的时候配各种卤子和咸菜,全凭个人喜好。

可以吃一种卤子,也可以一样卤子吃几口,随吃随加,十分霸气的吃法。卤子各家做的都不一样,但基本都是素的,有辣椒的、茄子的、酸菜的、韭菜的、豆角的、木耳的等等。包子哥全都品尝了之后发现辣椒和茄子卤更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哈。

小咸菜就品种更多了,很像简易版的自助面条。

除了酸汤子,早市上包子哥还发现了东北的大果子和炸麻花。

大果子炸的比我们的要大,但是只有一根,中间分不开,果子炸的大了,口感不如我们的酥脆,更像是果头的口感。炸麻花看着很扎实,也很大,实际上是宣呼的,整个一个狐假虎威的东西,哈哈。

不一样的炸串儿

没去佳木斯的时候一直听大冰哥说佳木斯的炸串怎么怎么样,烤串怎么怎么样,一提起就一脸怀念的表情。说是跟天津的炸串不同的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不裹面,无论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是直接干炸;而是炸串品种比天津多得多,吃法也比较丰富。所以带着好奇,包子哥来给大家说说佳木斯的炸串。

张正炸串儿,说是起源安徽,其实风格是上海炸串的风格,但是却成为了佳木斯80/90后一代小时候的回忆,炸串儿这种小吃也深深的在佳木斯扎下了根。吃的时候可以配一碗热乎乎的粉丝或者冷面。当然冷面也不是我们理解的烤冷面或者朝鲜冷面,在这里,冷面有很多种吃法,包子哥会一一为大家介绍的。

基本炸串的品种有40种左右,点餐时先是自选,然后交给老板炸。

炸的时候,基本是直接下油干炸,炸好后趁热蘸各种香料配的调料粉,目测辣椒粉、孜然粉、花椒粉、五香粉等。

然后就可以上桌了。

吃的时候盘子里放点醋和辣椒,解腻。

下面这个东北叫毛葱,我们叫红葱头,也是东北烧烤或者炸串必备的东西。作用相当于大蒜,解腻,增香,丰富口感。吃的时候用刻刀剥皮就可以了。

偶遇塑料瓶大白梨和薄荷味冰红茶,果断尝尝。

佳木斯炸串特色之一,炸面。冷面整片炸,炸好后软趴趴的,口感像年糕,配着醋和辣椒吃,别有一番风味。

炸实蛋,这个就不多说了,口感比烤出来的稍微焦一些,但是碱味轻了很多。

东北特色炸物之一,炸凤尾菇,干炸,口感可选,脆皮与酥软,特别出色的口感。如果不让你看到制作过程,直接品尝基本吃不出这是蘑菇,做法已被包子哥山寨,发扬光大。

炸海带,这个在天津很少见,炸好的海带软乎乎的,配点醋和辣椒,很舒服的口感。

东北特色炸物之一,炸鸡排,其实就是炸鸡架子串儿,方便吃的同时,每块可以炸的很酥,口味好又实惠的炸串儿。

神级的烧烤搭配

佳木斯的烧烤也是这次包子哥的重点







































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百癣夏塔热片痘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musishizx.com/jmsjt/1011.html

------分隔线----------------------------